接地铜排

联系电话:0769-88002184 郭先生:13729920392
0769-88002174 郑小姐:13018677186
传真:0769-88002194 QQ:3309438629

接地铜排

接地汇流排也叫接地铜排。安装在机房至地网的地线前端,而机房里所有设备的接地汇集到这个汇集排上。在内部防雷系统中(或者电气系统)接地汇流排主要作用是均压。如果机房设备过多,一般是在静电地板下制作均压环,设备接地线和静电地板接地线就近连接至均压环上。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防止地电位反击事故反生,所谓的水涨船高,设备间都均压了,无电位差,当然不会发生事故了。在电气系统中,我们也常在如配电箱、柜里面看见有接地汇集排,有的还有零排,道理是一样的,你可以把这东西看成是一个基准地,连接在这上面的设备接地端都是均压的。

简介

图片关键词


接地铜排是提供接地导体与连接系统中的各个金属部件建立一个等电系统,这个等电位系统的电压几乎为零,它可在发生过电流或故障时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接地铜排是当今最为流向的连接产品,电信专用20空汇流排规格:400*120*6mm。

在发电厂和变电站中出于安全的考虑,都会布置一个范围覆盖全厂或全站的接地网,所有的一次、二次设备都被要求与这个地网相连。在电力系统中发生的很多重大事故往往都和接地网的性能指标以及一、二次设备与地网的连接问题上有关。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中对于静态保护明确提出了保护室内敷设专用接地铜排环网的要求。此外,在总结了上海等省市电力公司对于高频保护误动原因的分析和反措的基础上, 国调中心也于1998年7月颁布了“继电保护高频通道工作改进措施”明确提出了在开关场敷设专用接地铜排的要求。

但各省市电厂、变电站在敷设接地铜排的实际做法上有明显的差异。有的把原各保护屏内的接地排用电缆连接了起来;有的把铜排直接搁在电缆支架上或用铆钉与支架铆死;有的把铜排的两端分别与主地网连接;有的现场端子箱内的接地排未与电缆沟内的铜排直接相连,而是通过箱体与接地网相连;有的不清楚是否需要把开关场和控制保护室的铜排相连;还有的认为敷设铜排只是出于高频保护反措的要求,没有高频保护就不需要执行这个反措。

接地网的技术要求


1.网内电压差
在220 kV及以上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大型电厂或变电站发生站内单相短路接地时,由于站内接地电阻不可能为零,流过接地点的短路电流会在这个电阻上产生一个电压,而远离接地点的电压可以认为是零电位,这样从接地点至零电位处接地网上就自高向低存在着不均匀的电位。
上世纪80年代初,湖北500 kV双河变电站在进行系统单相短路接地试验时曾进行过地网电位差的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当2400 A短路电流由地网中心入地时,地网中心对2 km外的零位点的电位升高是254 V,对地网边缘的电位升高是117 V;当2 866. 7 A的短路电流同一地点入地时,电压分别升高为307 V和140 V。从这个试验可以知道当时的地网电阻约为0. 1Ω ,若以2004年华东电网500 kV厂站最大站内单相短路电流57 kA 注入上述试验的接地点,那么,地网中心和地网边缘的电压分别会在5. 7kV和2. 6 kV。
可见站内单相短路接地时,地网上的电压差是必然存在的,且距离短路接地点越远电压差就越大。这样,站内接在地网上的二次设备尤其是两端屏蔽层接地的电缆,在接地端间会形成电压差,严重时会由于压差过大损坏绝缘和形成较大电流,产生干扰,甚至会烧毁电缆或端子箱。
2.技术指标要求
原《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SDJ8 -79)对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的要求。同时规程也提到了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接地电阻可以放宽到5Ω,但同时需要验算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施工后应进行测量,并绘制电位分布曲线等措施。
电网容量大大增强,在短路电流早已远远超过4000 A水平的情况下,R≤2000 / I是无法很简单地做到的,这样,工程十分注意把接地电阻值控制在0. 5Ω以下,而没有对大短路电流入地时的电位分布特别关注。
当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可通过技术经济的统计比较而增大接地电阻,但不得大于5Ω,且应符合以下要求:采取防止转移电位引起的措施,如采取隔离等措施。
对于大型的大接地电流的接地网的要求,除了需尽量减小接地电阻外,更要注重采取必要的均压措施使整个保护范围内的电位分布平衡。

总结


研究证明在采用合适的接地方式、低电阻的地网以及恰当的均压措施后,可以有效地提高二次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减少二次设备异常动作的发生,保证站内单相短路接地时的动作可靠性。


标签: 纯铜
首页
产品
新闻
联系